劳动法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所谓同工同酬,是指在“相同岗位”“提供等量劳动”“取得同等业绩”的三同劳动者应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在劳务派遣过程中的同工同酬,指的是派遣员工如果做到了和正式员工的“相同岗位”“提供等量劳动”“取得同等业绩”的三同,应当享受与正式员工同样的报酬标准。
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薪水与工资标准相同。
那么,派遣人员和企业内部人员享受了同样的报酬,是否意味着享受着同样的福利待遇呢?
法律规定的三同派遣人员可以享受同工同酬,指的是在劳务派遣合同中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与支付方式。而关于供暖补贴、交通补助、午餐补贴等等这些我们常提到的福利补助待遇,劳务派遣员工是否可以享受到呢?
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独生子女费由于有明确的标准、发放对象适用于劳务派遣员工;节日补助、住房补贴、交通(车改)补贴、通讯补贴、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也应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而对于用工单位,可以考虑暂不支付劳务派遣员工的福利费用,只剩下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该补贴原则上不受工作岗位的限制。
但是,依旧有不少派遣员工进行抱怨,待遇与正式员工相差过大。通常这类情况是用工单位将各种福利待遇编入了不同的绩效等情况,就会出现符合同工同酬的规定,然而待遇还是相差过大的情况,这同样也是用工单位节省用人成本的一种方式。
听起来似乎前途一片灰暗,然而派遣员工真的没有好处可言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派遣员工一样有好处,还不少,包括获得大型企业工作机会提升自己,岗位流动自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