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人社局抓住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的高峰,有针对性的开展招聘会,并根据贫困户和困难家庭人员求职需求,提前与企业对接,收集合适的岗位,开展‘送岗到家’活动,实现岗位对接零距离。
4月2日早上,新区王台镇东村村民唐培磊骑着电动车,去镇上的一家纺织企业上班,一脸春风得意。
往年一过完春节我们两口子就得外出打工,年前我又做了心脏手术,劳动强度大的活不敢接了,更不敢长途跋涉出去干活了。本来只是想就近找个零工干干维持生计,却没想到家门口找到了高薪工作。”唐培磊边锁车边说,“以前特犯愁,现在从家到单位,骑电动车仅需半小时,还给投保,周末逢工休一天,可以回家跟老母亲团聚团聚,日子好的不能再好。”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像唐培磊一样就近到企业上班的人有许多。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有工作、有收入、有保障、有奔头,同步实现更高水平的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西海岸新区人社局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逐一调查、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就业扶贫台账。
为了培训,青岛西海岸新区不断出招。开展“送培训”活动,围绕特色小镇建设所需技术工种,开设果树栽培、蔬菜种植、品茶师、维修电工及养老护理等12个专业,对有培训需求的困难人员就近开展靶向培训;实施“技能新区”工程,深化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常规培训专业外,大胆尝试开设工业机器人、数控等智能、高端培训专业,力争每年培训5000人以上,着力将其转化为适应新区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同时,强化“深、精、准”,打造“互联网+”培训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职业培训线上报名、智能监管平台,充分调动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政府培训的龙头作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职业培训体系,最大程度满足新动能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模式深度应用,企业与劳工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人事对接。现在,还有许多的人事代理公司在为公司的人事进行各种服务,让公司省去找劳工等人事相关的繁琐,专心投入生产与产出。